用户新软件主动下载量为0?这对创业者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 试想一下,几年前,一个App做出来要做线上 推广,除了苹果App Store 自主线上提交外,创业公司招一个比较强的市场商务负责人来对接各种安卓系应用商店基本可以搞定,在各种 推广位之间寻找最优性价比就好。 这些困难还不算,因为用户不愿主动下载App了! 从近日Recode披露的美国研究数据来看,App热潮已经成为过去,手机用户不再热衷于下载新的软件,移动开发商的App下载量出现了大幅下跌。在美国,除非是Snapchat或者Uber这样的明星爆款软件,手机用户基本上不再下载新软件。 美国前15名App的新增用户今年比去年明显下降 对于移动软件开发商或者发行商来说,要鼓励手机用户下载他们的新软件越来越困难。据统计,美国智能手机用户现在每月下载的新软件平均为零。苹果App Store甚至开始尝试竞价排名的机制,来刺激App的分发效率。 不约而同,据我们从中国一线互联网创业者了解的情况,在中国移动应用市场上,传统的移动分发途径和效率也都呈现出衰减态势。App 推广越来越难了! 当App 推广已经被到了逼仄之境,创业者该如何应对? 对于创业者而言,App是公司的核心财产。在有微信公众号之前,很多创业者搭建创业团队时,可以没有市场人员,但必须有技术开发、产品经理和UI设计人员等,非硬件品类的创业者,说要拿出产品来,一般说的就是一个App。 有了微信公众号之后,公众号成为获取用户的“捷径”。创业者的产品大都分成两步来走。第一步,可以先用公众号吸引种子用户,承载一部分内容发布,用户互动和电商的功能;第二步,在合适的时机再推出自己的App,再去承载比公众号更多的社区、电商、内容等综合功能。 除了功能的扩展,创业者自己做App还是有自己的算盘:把自己的核心资产托付给一些媒体公众 平台是有风险的,比如遭遇封禁,或者临时封禁等,损失不可估量。所以,做App几乎是一个创业公司的必由之路。 要不要做App?创业者可要想好这些: 1、如果一个App不是高频或者刚需应用,谨慎入坑。 2016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全球移动用户平均安装33个应用,每天平均使用12个,但80%时间用在其中3个上。 从我们自身作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体验来看,“二八效应”正在凸显。在用户频繁使用的App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用户下载新App的动力变得非常低。 有创业者如此形容:App像是开在深巷中的饭店一样,不 推广,主动下载的可能性基本为0。 如何 推广自己的App成为创业在开发出App后的头等要事。不同产品和团队资源, 推广方式会有很大不同。 推广方式主要有:1)应用分发市场,iOS 平台主要是苹果自有的App Store,安卓 平台除了腾讯、百度等BAT分发渠道,手机厂商自身的应用商店;2)网盟、广点通以及今日头条、朋友圈等信息流广告等;3)品牌广告、线下 推广和户外广告等。 有多位创业者表示,最近App 推广效率正不同程度地衰减。应用市场投放价格越来越高,用户质量越来越差。 3、 推广方式要不断翻新花样,难度系数经常翻番。 以微博九宫格 推广为例,去年10月时,九宫格的 推广效果不错且成本比较低,可以做到单个用户0.5元,到今年2月份时,有创业者感觉做九宫格效果还不错,但单个用户获取成本增加到2元。到今年4月底的时候,九宫格 推广几乎没有效果了。 创业者在要不要做App上其实没有太多选择,也必须认清App 推广难度不断增加的现实。有鉴于此,青山资本有几个建议,请各位创业者们参考。 1、即使微信公众号粉丝众多,做App还需要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不要迷信公众号导流。 微信公众号和App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即使先期微信公众号粉丝基数非常大,要做App基本也要从零开始。 当然,有那么多的粉丝也是有好处的,可以从公众号导流App。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公众号内不能直接下载App,需要跳转到浏览器页面,用户在此过程中,需要再点击1-2次,对流量导流会有很大影响,创业者要做好产品设计进行“诱导”。 2、打磨出好的产品定位,凸显独特价值。否则不如不做App。 如上所述,有高频使用几率或者刚需的App才会有生命力。如果没有两点,还可以考虑一种差异化的独特定位。只有立得住的独特的产品定位,才可以吸引和流住用户,但是,这种有独特价值的好产品的门槛越来越高了。 推广难度大,创业者会感慨,前几年没有赶上微博红利,这几年没赶上微信红利。 4、不要心存侥幸低估App的 推广难度,最好搭建一个立体化作战团队。 当App 推广难度增加,过去靠一个商务经理对接所有应用分发市场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用一位创业者的话来说,现在的条件下,做App必须要组建一支海陆空立体职业军团才可以,综合能力都得强。 5、小心App数据作假。 So,创业者要小心,投资人要更小心!都不要被纸面上的数据“忽悠”了。 文章来源:青山资本
用户新软件主动下载量为0?这对创业者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 试想一下,几年前,一个App做出来要做线上 推广,除了苹果App Store 自主线上提交外,创业公司招一个比较强的市场商务负责人来对接各种安卓系应用商店基本可以搞定,在各种 推广位之间寻找最优性价比就好。 这些困难还不算,因为用户不愿主动下载App了! 从近日Recode披露的美国研究数据来看,App热潮已经成为过去,手机用户不再热衷于下载新的软件,移动开发商的App下载量出现了大幅下跌。在美国,除非是Snapchat或者Uber这样的明星爆款软件,手机用户基本上不再下载新软件。 美国前15名App的新增用户今年比去年明显下降 对于移动软件开发商或者发行商来说,要鼓励手机用户下载他们的新软件越来越困难。据统计,美国智能手机用户现在每月下载的新软件平均为零。苹果App Store甚至开始尝试竞价排名的机制,来刺激App的分发效率。 不约而同,据我们从中国一线互联网创业者了解的情况,在中国移动应用市场上,传统的移动分发途径和效率也都呈现出衰减态势。App 推广越来越难了! 当App 推广已经被到了逼仄之境,创业者该如何应对? 对于创业者而言,App是公司的核心财产。在有微信公众号之前,很多创业者搭建创业团队时,可以没有市场人员,但必须有技术开发、产品经理和UI设计人员等,非硬件品类的创业者,说要拿出产品来,一般说的就是一个App。 有了微信公众号之后,公众号成为获取用户的“捷径”。创业者的产品大都分成两步来走。第一步,可以先用公众号吸引种子用户,承载一部分内容发布,用户互动和电商的功能;第二步,在合适的时机再推出自己的App,再去承载比公众号更多的社区、电商、内容等综合功能。 除了功能的扩展,创业者自己做App还是有自己的算盘:把自己的核心资产托付给一些媒体公众 平台是有风险的,比如遭遇封禁,或者临时封禁等,损失不可估量。所以,做App几乎是一个创业公司的必由之路。 要不要做App?创业者可要想好这些: 1、如果一个App不是高频或者刚需应用,谨慎入坑。 2016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全球移动用户平均安装33个应用,每天平均使用12个,但80%时间用在其中3个上。 从我们自身作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体验来看,“二八效应”正在凸显。在用户频繁使用的App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用户下载新App的动力变得非常低。 有创业者如此形容:App像是开在深巷中的饭店一样,不 推广,主动下载的可能性基本为0。 如何 推广自己的App成为创业在开发出App后的头等要事。不同产品和团队资源, 推广方式会有很大不同。 推广方式主要有:1)应用分发市场,iOS 平台主要是苹果自有的App Store,安卓 平台除了腾讯、百度等BAT分发渠道,手机厂商自身的应用商店;2)网盟、广点通以及今日头条、朋友圈等信息流广告等;3)品牌广告、线下 推广和户外广告等。 有多位创业者表示,最近App 推广效率正不同程度地衰减。应用市场投放价格越来越高,用户质量越来越差。 3、 推广方式要不断翻新花样,难度系数经常翻番。 以微博九宫格 推广为例,去年10月时,九宫格的 推广效果不错且成本比较低,可以做到单个用户0.5元,到今年2月份时,有创业者感觉做九宫格效果还不错,但单个用户获取成本增加到2元。到今年4月底的时候,九宫格 推广几乎没有效果了。 创业者在要不要做App上其实没有太多选择,也必须认清App 推广难度不断增加的现实。有鉴于此,青山资本有几个建议,请各位创业者们参考。 1、即使微信公众号粉丝众多,做App还需要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不要迷信公众号导流。 微信公众号和App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即使先期微信公众号粉丝基数非常大,要做App基本也要从零开始。 当然,有那么多的粉丝也是有好处的,可以从公众号导流App。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公众号内不能直接下载App,需要跳转到浏览器页面,用户在此过程中,需要再点击1-2次,对流量导流会有很大影响,创业者要做好产品设计进行“诱导”。 2、打磨出好的产品定位,凸显独特价值。否则不如不做App。 如上所述,有高频使用几率或者刚需的App才会有生命力。如果没有两点,还可以考虑一种差异化的独特定位。只有立得住的独特的产品定位,才可以吸引和流住用户,但是,这种有独特价值的好产品的门槛越来越高了。 推广难度大,创业者会感慨,前几年没有赶上微博红利,这几年没赶上微信红利。 4、不要心存侥幸低估App的 推广难度,最好搭建一个立体化作战团队。 当App 推广难度增加,过去靠一个商务经理对接所有应用分发市场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用一位创业者的话来说,现在的条件下,做App必须要组建一支海陆空立体职业军团才可以,综合能力都得强。 5、小心App数据作假。 So,创业者要小心,投资人要更小心!都不要被纸面上的数据“忽悠”了。 文章来源:青山资本 |
|手机版|
APP推广97928.com
( 粤ICP备18134897号 )
GMT+8, 2021-1-24 16:25 , Processed in 0.0498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