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送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能够和你的用户建立有效的连接,好的推送能够传达有价值的信息和提供好用的功能,可以让人们第一时间获取信息。 推送也是企业和用户沟通的工具,可以把准确的信息第一时间传达。 怎样做才算是一个好的推送?好的推送应该具备相关性、及时性和关联度。推送的信息要尊重用户的习惯,提供价值,提高用户的效率。 相关性和价值当用户开始使用你的 App 之后,他们其实不介意会受到推送通知,只要推送的内容是有「中断价值」的,这意味着内容要有用,有趣,值得打开。 但是现在对于 App 推送最大的问题就是打开的价值不够 – 这意味着用户不会投入时间和兴趣来打开消息。 一些社交网络的更新,一些产品状态的更新,比如文档保存、图片上传等,这些的都是不太需要推的。 激励和有意思的个性化内容是一个关键点。用户喜欢直接关系到他们个人利益的内容。通知应该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只有这样,用户才会认为推送是值得点击的。 Netflix 在这方面做的就不错,他们经常推送用户想看的、喜欢的、个性的节目。 另一个好的例子是 Google Now。当我们基于预约来出行,它会为我们推送位置信息,交通情况和到达方式。 当我们总是想着用户,而不是我们自己,通知就会应该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绝不是用模糊的、不相关的信息骚扰用户。 恰当的时间适当的时间说重要的事情。 时间和内容一样重要,否则很容易引起用户的反感。 推送应该有稳定的推送时间,通常的固定时间和突发时间(应付突发事件),一下有一些规则可以参考: 过期的消息不要推送,比如每日金价,你不应该在今天推送昨天的报价表。 别老是推送小版本不重要的更新,如果推送更新信息,请推送重要更新。 在突发事件上保持第一时间发送,别让用户在其他渠道看了相关的内容,你才后知后觉的发送。减少打扰 这里有一个关于用户卸载 App 的原因的调查,71%用户卸载的原因是骚扰的推送信息。 不要因为你能发送通知,就肆无忌惮。增加发送通知的频率不能增加你 App 的价值。 注意不要推送: 正在聊天的信息的推送(比如 A 和 B 在聊天,A 还收到了一条推送「B发来了一条消息」) 技术操作,不需要用户参与的操作(比如数据同步等) 瞬时错误状态,无需用户操作来解决(比如出了一个bug,但是用户对这个也无能为力,这条推送就毫无价值) 过多的广告同时,你也应当尊重用户手机的续航,推送会唤醒设备,从而导致消耗电量,记住,要调整合适的推送频率。 要知道的是,推送通知的频率就算很低,但是仍然能提供一个很好地用户体验。一条精品推送远好过一百条垃圾推送。 当设计推送通知的时候要记住的事情: 遵循 KISS 原则不管推送什么内容,要确保你的用户和你使用同一种语言。让人能看懂这是大前提。 总结性的通知不要为同一类型的事件发送多个通知。如果为同一事件发送多个通知,重复会导致用户卸载。 如果相同类型的多个通知可用,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单一的摘要通知。 正确的指向性当用户点击推送通知,应该使得用户能够立即获得反馈。可能会打开一个详细视图,如消息,或多个通知摘要视图。 推送的主动权用户应始终在通知的控制权。允许用户禁用或更改你的应用程序的设置通知。 不要通过通知发送机密或敏感数据。例如,一个银行帐号或密码不应该在一个通知发送。 注意隐私数据的安全性由于通知是在锁定屏幕上看到,用户隐私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考虑因素。通知通常包含敏感信息,而不应该是谁都可以看到屏幕上的推送。 有屏幕锁的用户收到推送后,应该解锁后才能看到推送的全部内容。 让用户可以选择提示音,当推送到来的时候,不需要看手机就能知道。举个例子,日历上可以设置事件,当到日子的时候就会有声音提示这个事件。 严格的测试如何推送出一条优秀的的推送通知呢?测试一下吧! A/B 测试可以有效的让推送更有策略性,跟踪关键性指标,要有意识的追踪「这条推送是否增加了用户体验,提高了用户粘性」,有数据支持才能更好地调整方向和细节。 总结大家都遇到过不好的推送,更严重的是,这些不良推送可能会导致用户关闭推送设置,甚至卸载应用程序和负面评价。 但是,有趣的,有意义和价值的推送,还是你 App 能出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推送,背后必须要有一个好的 App,如果你的 App 本身就没有价值,那么再好的推送策略也救不了你,所以在关注推送之前,还是要把产品做得好。
本文翻译自:Notifications for Mobile App 本文由 @极光大数据 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手机版|
APP推广97928.com
( 粤ICP备18134897号 )
GMT+8, 2021-1-26 01:15 , Processed in 0.0461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